這標題打出來意外得冗長......

以往北一女校友團的表演都在新舞台,這次轉戰以國樂演奏為主的
中山堂,音響效果倒是意外得好,整體音色增色不少。上半場兩首
風格迥異的曲目《魔彈射手》跟《斯拉夫進行曲》,我覺得都有超
越樂團技巧的感染力,場館加分加不少。

單簧管協奏曲的表現,相對來說就不是那麼出色。樂團雖然很小心
地跟在獨奏者的後面,不過也就只是跟著而已,綠葉襯紅花的效果
差強人意。我翻開節目單看看獨奏者謝佩珊的來歷(我還真的認識
一個吹樂器的謝佩珊,還好只是同名同姓),很標準的旅外歸國中
小學音樂教師流,演奏起來也很符合這個身份,中規中矩沒有錯誤
,當然也沒有什麼驚喜。看我的音樂文看得夠多的人,應該都知道
我並不怕演奏者犯錯,甚至還寧願用出包換取一些漂亮的瞬間,不
過話說回來,學生樂團好像也還不到追求這個境界的時候。以後再
說吧。

下半場是管樂版的德弗扎克第九交響曲。不知道是不是聽慣了管弦
樂 CD 版的關係,降了至少一個全音的調性很怪,怎麼聽都覺得不
太對勁。有什麼理由非得要降調以求嗎?難道說管樂團跟唱 KTV
一樣,也有吹不上去的問題?過兩天再去問問好了,多知道一點通
常總沒有錯。

比較傷腦筋的是,除了音調以外還有別的麻煩。用單簧管群取代弦
樂部的改編管弦樂曲我不是沒聽過,不過這次改編的表現確實不甚
佳,不知道為什麼,開場的第一樂章變得有點四不像的感覺。慢版
的第二樂章是整首交響曲表現最優異的一部份,各部的獨奏水準還
夠,而且整體的感覺也很平穩。不過我一邊聽一邊就在想,如果第
一第二樂章落差這麼大,那麼第三樂章怎麼辦;果然一進去就一語
成讖,追拍點追得非常辛苦,差一點就解體了。幸好收場的第四樂
章有回穩一些,不過每次強奏一出來,強銅很明顯就把木管部吃光
光,看來成也場地敗也場地,對音響效果不熟的結果,就是不小心
害到團友。 :-p

技術上的小瑕疵姑且不論,音樂會大體上還算順利圓滿。我倒是覺
得她們可以考慮下一次繼續留在中山堂,一回生二回熟,跟場地培
養起默契之後,應該會比新舞台那個沒歷史的地方更優質。 :-D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