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晚上在展覽廳值班的時候,被分配打電話給一些記者的工作,
要請他們報導下一期的展覽。我很不喜歡這種因為有求於人,打電
話給陌生人的工作,但是在這裡服務,工作是沒得你挑三揀四的。

打就打吧,反正之前也不是沒打過更討厭的。毫不意外的,白做工
的情況居多,有些直接表示沒興趣或不合適,稍微好一點的會說寄
個 e-mail 把資料給他先看過,少數比較友善的則願意幫忙問問看
,或是把資料轉手給相關單位。新聞這一行我又不是沒涉足過,像
這種沒什麼報導價值的例行性新聞,記者通常是新聞稿看一看就擱
著,除非內容特殊或是版面缺稿,才會主動再把新聞稿翻出來聯絡
安排採訪;你主動去要求,幾乎不會改變他原本的想法。

但是在這裡服務就是這樣,只要有一點機會就得去做。謀事於人,
成事在天,這當然是正確的道路,只是我並不想這麼正確。煩。

我覺得最討厭的不是被拒絕,而是被很粗糙地拒絕。你覺得跟媒體
屬性不合,職位權限不方便提案,或是壓根覺得一個小展覽沒有報
導價值,都可以明說啊,我又不是那種無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,體
諒大家都有工作上的難處的人。裝傻裝死是怎樣?

「請問您有收到關於什麼什麼展覽的 e-mail 嗎?」
「......好像沒有吧?」
「嗯,是沒有什麼印象嗎?」
「......嗯。」
「那沒關係。我們這個展覽是怎樣怎樣...(十五秒簡報),請問
這樣的展覽你們會有興趣幫我們報導嗎?」
「.....唔,沒有吧。」
「呃...那請問您是覺得這個展覽的新聞,跟貴媒體的屬性不太合
,所以不適合報導嗎?」
「......嗯。」
「好的...那我們可以至少再寄一次資料到您的 e-mail 嗎?這樣
您可以再看一次關於我們展覽的資料,如果有興趣,請再跟我們聯
絡。」
「不用了,我想我應該有收到。」(這次倒是不用沈吟,回答得很
迅速)


去你的,幹。

最後我要說的是,我每個星期都在拒絕人:賣保險的,想借錢給我
的,詐騙的。我主意拿得非常堅定,不管對方說什麼都不會改變我
的決定,但我還是儘量每次都儘量和善(但是堅定)地向對方表示
我的意思
,我希望對方雖然被我拒絕,但還是能夠充滿樂觀地去打
下一個電話(詐騙就不必了,我只是不想惹麻煩上身而已 :-p )
,不會因為被拒絕而對人類失望。

但有些人就是不懂如何在拒絕的時候說兩句好聽的話,而這種人通
連如何誠實地拒絕你都不懂,還以為人家聽不出你那顆不真誠的
心,吃你那套虛偽跟客套
。去你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