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場葛利格的《霍爾堡組曲》,由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弦樂團演出
。小編制、小品演出、小而美。雖然沒有什麼音樂上的野心跟表現
性可言,不過樂團整齊的水準跟默契,在學生樂團裡倒是不常見(
按:本行就是玩音樂,要是水準不一沒默契就太說不過去了)。這
段小品倒是可以為後面的協奏曲跟交響曲演出,提供一個比較評價
的基準線。

謝宜君

難度超高的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,獨奏者是外貌有點走冷豔風的
謝宜君。「表現穩健、技巧精湛」,是對她演奏的一般評價,這個
跟其外貌還蠻相符合的評語,通常是演奏家的好朋友,不過對這首
協奏曲來說,反而是一種弱點。西貝流士這首協奏曲,沒有穩健的
台風跟精湛的技藝,出錯的機率極高,而且一爆掉大概會蠻難聽的
;謝宜君勇於跟不夠穩定的學生樂團合奏,挑戰這首極為不好演奏
的曲子,還能在台上表現出相當穩定的一貫水準,當然是有她的兩
把刷子。

然而這首曲目真正的難點,不是在那迴旋纏繞的跳躍式音域變化,
或是難掌握到靠北的拍點節奏,而是你如何超越這些演奏上的技術
問題,真正去感受西貝流士創作的初衷,然後將那份盪氣迴腸的情
感渲染給聽眾。謝宜君的演出沒什麼大瑕疵,但就是太冷靜、太理
性了,就像是宋明理學家在茶館說書似的,技術上沒有錯誤,但是
欠缺一股感染聽眾的力量。也許你得要是一個芬蘭人,才比較能夠
體會那些豆芽菜符號底下,看似孤單抑鬱,實則澎湃激昂的時代民
族感情吧。謝宜君如果真的想把這首協奏曲練好,琴房可以少上一
點無所謂,倒是該去赫爾辛基走一趟,回來感覺保證不一樣。 :-p

下半場的交響曲同樣是以高難度著稱的拉赫瑪尼諾夫二號。演奏拉
赫瑪尼諾夫作品的困難處,跟演奏貝多芬的作品有點類似,因為大
家都聽得懂,容錯率極低;由於拉赫瑪尼諾夫那種近似電影配樂的
曲風,抑揚頓挫的變化既多且繁,不易掌握,我覺得比貝多芬更具
挑戰性一點。

學生樂團敢挑戰這樣的曲目,勇氣值得嘉許,不過也暴露了聲部間
默契不足,以及無法跟上指揮樂思的弱點。閉上眼睛,你可以很清
楚地感覺到各聲部之間,有一個很微妙的不同步;張開眼睛,你更
能清楚地看到埋頭專注猛拉的弦樂部,始終落在指揮的節奏後面。
在某些拍點變化幅度很大的樂段,你甚至要以為這個學生樂團不知
道什麼時候,已經進化成職業級樂團,指揮可以改用 up-beat 提
前打拍;但是一閉上眼,各聲部此起彼落、陸續進場的綜合音響,
又提醒你想太多了,這恐怕只是單純沒跟上而已。

最要命的恐怕還不是演奏技術的問題,而是這個演奏不太有感情。
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既然像電影配樂,它好聽的關鍵就是在於像電
影配樂那樣的感染力,而要把這份感染力傳達出來,演奏者自己要
去品味作曲者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感覺。不過對於這些學生來說
,光是要準確無誤地執行樂譜上的音符、強弱與長度,似乎就已經
應接不暇,沒有餘力再去體會字裡行間那個「形而上」的感情。當
然啦台灣幾乎所有的樂團都有這個問題,而我們聽眾好像只能被動
地等待他們偶然的開竅,像是去年 NSO 演出布魯克納八號的那種
難得情況


其實我有個不知道準確性有多少的感覺: NSO 也好,台大交也好
,只要他們多花點心思,去體察作曲家的原意跟指揮家的詮釋,即
使技術面未臻完美,也能演奏出截然不同的韻味。不過有勇氣冒著
被人家指責吹不好拉很爛的險,就意境而不是表現上去琢磨的人,
在音樂廳裡似乎不太好找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