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盧彥勳在奧運的兩場比賽。北京的硬地球場弄得有點像澳網,
但是球僮狀況外的頻率實在是讓人有點不敢恭維----說不出哪裡真
的搞砸了什麼事,但就一整個綁手綁腳,礙眼。看慣了溫布敦再來
看奧運,你只能感嘆球場好蓋,軟體實力卻不是砸錢跟國家動員,
就可以在短時間培養起來的。也只能將就。

說到軟體, MOD 的奧運賽事請來的主播跟評論員,水準普遍都不
錯。就拿網球轉播來說,主播雖然不是許乃仁或詹俊,但顯然是平
常也有在看球的,不會離譜到哪裡去,終於可以不必在靜音鈕前面
掙扎了。跆拳道跟體操的轉播素質也在水準以上,比起那些拒絕進
化的無線三台轉播,更是宛如來自兩個星球。中華電信做 MOD 還
算蠻用心的,值得肯定。(拍手)

看 Elta 轉播長見識:網球的計分為什麼是一球十五分?原因有點
風馬牛不相干,因為要順應網球運動發展時,科學界方興未艾的天
文熱,所以就以圓周三百六十度為基礎,除以六局再除以四球,一
球正是十五分。至於第三球只算十分,純粹是因為 40 (forty) 比
45 (forty-five) 少一個音節,方便裁判報分數。有沒有覺得這個
世界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真的很多? :-p

扯了三段別話,主題反而乏善可陳。 Andy Murray 自己沒有拿出
水準,盧彥勳調動幾個大對角,就讓他疲於奔命、土崩瓦解了。當
然啦說得一嘴好球,也要盧彥勳自己打得出來才行。盧彥勳當然是
有一百二十分以上的表現,贏得絲毫不僥倖,不過我覺得還是
Andy Murray 大種子假強的因素比較大----少了英格蘭觀眾鼓譟的
主場優勢
,他似乎就少了爆氣的利器,一遭遇危機就拙於應對了。
而且我總覺得他那張標準英格蘭青少年的臉上,寫著少年得志的欠
揍氣質;身為新一代的英國希望,他對前輩 Tim Henman 還有得要
學。

盧彥勳第二場又輕取 Agustin Calleri ,證明他第一戰的勝利不
是僥倖。這兩年才開始看網球,而且主要只看溫布敦的我,對盧彥
勳並不是很熟悉,不過多少知道他的網球路走得相當坎坷。中國時
報在賽後不久,有一篇很深入的專題《盧彥勳的孤涼 台灣選手的
菜籽命》
,不但可以讓你很快認識盧彥勳這號人物,他的故事恐怕
也是台灣大多數體育選手的處境。不勝欷噓,不過還是應該要知道
一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